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复杂的社会进程中,临潼县出现了各种宗教流派。本县人民的信仰,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为主。道教为东汉张道陵首创。佛教是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传入中国的。东汉安帝延光三年(124),新丰僧人智猛从印度取回佛教经典。汉代本县鸿门已有张樊庙(祀汉张良、樊哙),为道教之地。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名刹遍及全县。从县博物馆收藏的碑石、经幢来看,有北周时的4通;北魏造象碑3通,西魏、北周时的各1通。骊山东麓的道教李真人祠(道教),即建于后魏时期。到了隋代,大修庙宇,县内著名的佛教宝云寺,建于此时。唐初因道祖老子李耳与唐王同姓,故皇亲国戚皆崇于道,于是大修宫观,名闻全国的白鹿观、老君殿等均建于这个时期。中唐,佛道并茂,庆山寺、通灵寺、兴唐寺等相继建起,寺庙之多达40余座,信仰人数可以想见。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废佛毁寺,本县佛教盛行地几乎成为废墟。到了宋元时期,佛教才有所复兴。明代崇信佛教,明万历至清道光(1573~1821)年间,大兴土木,修观建寺普及全县,村村有庙,甚至一村数庙。但民间崇神信仰,多无宗教组织。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先后传入我国,相继传入本县,但广大农村人仍信佛教,此时道教日渐萧条不景。清同治元年(1862),关中回民起义,全县庙宇几乎全烬,但人们信奉佛、道,却不因兵灾而废弃。民国时期,佛教仍盛,天主、基督二教次之,道教寥寥无几。 回民信仰之伊斯兰教,又称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在唐代已流入本县。随着回民起义之失败,回民人口骤减,此教几乎淹没,至今,本县有回民四百余人信仰伊斯兰教。 一、道教 汉代,新丰有张樊庙,为本县最早道教庙宇,继有北周时期,道教徒李兴顺在骊山修真得道,建有李真人祠。痦代,本县韩峪有白鹿观,骊山西绣岭有朝元阁、太乙观等。全县大的宫观不下二三十座。唐贞观时期,将汉武帝在渭北红荆原上修建的“龙游宫”辟为皇家道观,名盛一时。宋代崇道教,名震当代的“凝真大师刘子颙,被诏授灵泉观主(宋代华清宫名灵泉观。见华清池现存《骊山灵泉观凝真大师成道记》碑)。元、金时期,渭北之“三坛观”,曾是著名道家侯奕修真成道之地。明盛时期,佛盛道衰,清乾隆之后,扬佛抑道,至民国初,全县道观幸存者唯骊山老君殿、老母殿、禹王殿3处,道士数人而已,但在主持卜法云的倡导下,于华清池南半山处,新辟“三元洞”,并对禹王殿加以修葺,平时香客不断。遇会日,殿堂香烟缭绕,盛况非凡。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宗教和文物保护十分重视,骊山现存庙寺全部翻修妥善保护。道长卜法云曾被吸收为县政协委员,后因卜本人不重晚节,自毁其名。卜去世后,禹王殿由李法宪主持,不久李退教还俗,由其教徒刘存礼主持道事,现住老母殿。骊山道会是每年三月三日,会期3日。1984年,临潼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骊山,翻修了老母殿、老君殿,重塑了老母、老君像,铺设了台阶道路。 二、佛教 本县佛教圣地是骊山东绣岭的石瓮寺,创建于唐代,明、清重修,现有前殿3间,后殿5间,东西厢房各3间(东厢房已拆待修)。正殿雕塑五大菩萨,前殿原塑五百罗汉像。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为庙会,会期3天,接待四方香客信徒10万余人。民国时期,本县名士康寄遥,参加过辛亥革命,以后,宦途失意,遂潜隐佛门,先是主持西安卧龙寺,人称“康佛”,后被推选为陕西省佛教会会长,经常来石瓮寺讲经,由是信徒日多。民国三十年(1941)12月28日,“中华佛教会临潼分会”成立,制定了会章,选出了正副理事长2人,常务理事5人,理事9人,监事5人。王寅谷为理事长,庞仁安为副理事长。会内设有总务股、弘法股、慈善股,分管文书、财会组织事宜。分会下属有佛堂数处。 骊山镇有念佛堂4处、胡王堂、五里沟堂、恢复道堂、东庵堂,共有会员138人。其中男115人,女23人,年龄最高者81岁,最小者17岁。 骊山分会解放前还办过一所“觉世小学”。收学生41人,还组织1个宣讲团,印刷了《宣讲拾遗》等“善书”。每逢初一、十五日敬佛念经,由居士主讲,各处善男信女纷纷持香表、蜡、纸,前来敬佛。后因经费紧张,学校停办。解放后,骊山地区尚有300多名信徒,因无组织日渐流散,至1982年,只剩下84人,仅在六月庙会之日相聚而已。 零口镇有3处念佛堂:萧家堂、北赵堂、明心堂。萧家堂有庙堂3间,仅住3名老尼,从民国初年至解放而终止。北赵堂于民国初年由佛教信徒集资修建,抗战时期,扩建为堂殿6间,置地10余亩。主持人田玉志居士,信徒30余人,常住堂的有田善庆、高西祥居士等5人。田居士自幼为尼,年84岁逝于佛堂。该堂信徒除唸佛外,还行医看病,收少量医药费。解放前,该堂曾以佛教特殊职业,掩护了中共地下党员高慎之等人。解放后土地入社,佛堂只留两名居士,依劳动为生,至1983年,因常住人员亡故,后继无人而终止。 明心堂在零口镇西塬清水沟,是宋世觉居士于民国十几年投资创办的,堂内有土窑洞数孔,水稻地与坡地10余亩,常住教徒7~9人,信徒30多人,平时除念佛外还学习文化、历史、易卜之类的知识。宋居士交际面很广,因此该堂不仅香火繁盛,还能接受革命思想。在抗日战争中,他曾组织信徒上街宣讲“抗日的道理”,还掩护支持过他的外甥侯国良(中共党员) 。解放战争中零口支部负责人王建邦与宋居士交往密切,曾在佛堂避难。解放后,教徒各回原籍而散,宋居士亦参加农业社劳动,至1982年八旬寿终。 三、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俗名回教,又称清真教、天方教。公元七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566~632)于阿拉伯半岛建立的一种神教组织。唐代,随着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传入中国。本县唐代已有回民居住,信奉伊斯兰教。明、清时代,回族人口骤增,教徒渐多,且建有清真寺。清末回民起义失败后,回民几乎流亡一空。至民国二十年(1931)后,少数回民才重新在本县定居繁衍。伊斯兰教,设阿訇,负责宗教活动,实行伊斯兰《教历》,按“农历”闰月推算,每星期五为回民“聚礼日”,执行五圣功:“念、礼、斋、课、期”。每年有两个传统节日:“尔德节”(即“开斋节”)、“古尔帮节”(即“牺牲节”)。食牛、羊肉,禁食猪肉。实行土葬,不用棺椁,不烧纸、香,不膜拜偶像。本县现有回民478人,均信伊斯兰教,却无清真寺和组织机构,教徒都在自己家里祷念诵经,传统节日和其他宗教活动,随西安市和渭南市清真组织。 四、天主教 天主教,又称“罗马公教”、“加特力教”,属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奉罗马教皇为宗主。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传入陕西,清同治十一年(1873)传入本县(徐杨乡公义教堂藏石碑一通,记载天主教传入本县历史),从山区发展到平原,建堂传教。民国二十四年(1935)冬月,年25岁的意大利人安乐义,以外侨名义来县传教,常住斜口镇的窑村教堂,历时二十年之久,升为司铎,主持全县传教活动。民国三十四(1945)年,有德籍教士林升博、谢迪我、任维廉、马义临、舒德领6名修女——包吏苏、岁美铃、苏壁德、葛伯列、费德迈、施特莱以及美籍教士海义节、匈籍教士郭居义、修女桂月恒先后来本县西街天主教堂作传教活动,并在教堂内开设“方济诊疗所”。 渭北地区,随着三原,高陵教会的兴盛,逐渐扩展到本县境内,教徒日益增多,至1955年全县已有教徒3333人,神甫4A。教堂及活动点21处。若逢礼拜日,信徒云集,听讲、读经、祈祷、礼拜,并举办大小“瞻礼”及“望弥撒”等活动。1951年12月26日,临潼县人民政府在华清池召开群众大会,批判斗争并依法驱逐了意籍神甫达安西(以行医为名残害中国少年儿童罪)。1955年,临潼县公安局依法逮捕了以宗教身份贩卖黄金、毒品、反动书籍的任留乡垣头村教堂修女周秀月。1960年,宗教界进行了改革,彻底摆脱了外国人的控制,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文化大革命”时期,教会受到冲击,处于停顿状态。1979年,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使教会恢复了正常活动,据1986年统计,全县涉及16个乡镇,恢复的教堂有:何寨乡的郝家庄、西泉乡的贾村、斜口镇的窑村和杨寨、骊山镇的西街、任留乡的塬头村、徐杨乡的公义村、栎阳乡的双庙村、吴家窑、交口乡的邱家村、徐家村零口乡的油李村、徐杨乡的龙家窑、北聚合及共和村、武屯乡的两镇堡、关山乡的山陕村。现有教民达6700名,神职人员有:总铎1人(李笃安)、神甫4人(董良石、刘敷德、童辉、李政敏)。李笃安、董良石被吸收为县政协委员。 五、基督教 清光绪六年(1880),由陕西省基督教西关“协同会”派人来本县设堂传教,成立了临潼县城堂会。首先来县主持教会的是英籍牧师邵涤源。临潼堂会属西安东关“浸礼会”所辖。 基督教的组织分五级,全国为总会,省为大会,市为区会,县为堂会,基层为支会,会名前均冠以“中华基督教”。本县渭北各乡因教徒众多,遂另设渭北区会,管辖关山、中秦、任和3个堂会。该会内派别名目繁多,本县绝大多数属“浸礼会”,谭家一带少数教徒参加“安西日会”。 堂会设正副会长2人、执事5~7人、长老1人、会计、出纳各1人;牧师(或布道员)若干人。抗战前,先后有赵镜明、吴仰之、李效膺、严芝圃、孙志文、高恩均等牧师来县传教。抗日胜利后,有李修德、董守三、靳路德等布道员传教。解放后有李源恩、贾克翔布道员传教。 本县堂会下设斜口镇、城关镇、安沟村、屈家湾村、马额5个支会。这些支会大都于民国初年先后建立的。支会选有正副会首各1人,执事3~5人,司库1人。每逢主日,堂会派人去主领礼拜、讲道;大的支会还常有住堂传教。有的教会还附设教会小学,如1935年以前,城关支会办有平民小学、新丰支会办有崇道小学、马额支会也办有初级小学。[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