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名上元节、灯节) 元宵风俗,相传是从汉文帝时(前172)起,就规定于每年这天夜晚出宫游玩,张灯结彩,“与民同乐”。至隋唐时期吃“元宵”已很盛行。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每年灯节从正月初八至十七日共十晚灯会。民间传说:汉武帝时,有一宫女叫元宵,是长安城附近人,每逢佳节,元宵都思念母亲,常在背后啼哭。有一次,刚过了年,她又在花园里独自流泪,恰巧被朝官东方朔看见了,问明了情由,遂产生怜悯之心。东方朔便扮装了一个算卦的人在长安城摆了一个卦摊,凡来算卦的人都得到同一偈语:“正月十五日夜,宫内大火,不伤百姓”。于是引起了满城骚动,皇上知道后,忙请东方大人想办法。东方朔就叫皇上在这天晚上带上三宫六院的人,都到大街上混入百姓中避难,又通知全城居民,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灯火辉煌,迎接皇上观赏。到了这天晚上,元宵的父、母、兄、妹也进城来看热闹,全家人见了都很高兴。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夜里,皇上都要上街观灯,元宵女也照样与亲人团聚。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元宵女,把这一天定为“元宵节”,把人们习惯吃的“汤圆”也叫“元宵”。元宵之夜,户户张灯结彩,家家遍室通明,鸣炮、焚香、献果以祭祖,并给祖坟插烛、挂灯照明。村村社社玩灯会,内容丰富,花样繁多:有五彩缤纷的花灯;有灿烂辉煌的花火;有妇女的打花棍以及说曲猜谜;有乡土气息的竹马、狮子、旱船等社火节目。解放后,各乡镇的民间文艺演出也在这时举行,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元宵节后,民间风俗正月十六日,妇女出游,谓“走百病”,忌“不当”。正月二十日,骊山老母(传女娲氏)生日。家家蒸“杆馍”,亦称“合页饼”、“千层饼”,以饼掷房上,谓之“补天”。妇女忌“不当”。正月二十二日,乡间人用乾草(谷秆)插到粪堆、土堆、水道口、井庄、磨道等处,叫做“散甘”,意为天降甘露。此日忌“不当”。正月二十三日,收回甘草,谓之“收甘”;又说这天是“牛马节”,民谚云:“正月二十三,老驴老马闲一天”。这天,细心人还给马头上挂红绫,改善草料生活,不使役。妇女忌“不当”。“二月二,龙抬头”,时在惊蛰与春分之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纷纷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亦从沉睡中苏醒,故名“龙抬头”。此日,人们将元旦所祭剩的馍、饼、枣山等炒食:又炒豆类等食之,叫“食毒(豆的谐音)虫”,意谓“吃害虫”,人们把吃豆子叫“吃龙珠”,吃水饺也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吃饼叫“吃龙颡”。此日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忌“不当”,不做针线活,怕“刺了龙眼”。夜间以烛照屋,民谚说:“二月二,照屋梁,蝎子毒虫无处藏”;民间社火亦热闹非凡。此日亦为药王庙会,本县雨金镇还有二月二药王古会的传统至今不衰,各地药农和药商来此交流,买卖中药材,且有民间文艺助兴,规模壮观。二月三日,传说,此日始见蝴蝶飞舞,药王爷放蝶采药。二月十五日,花神生日,乡间老人有焚香明烛者,谚云:“此日晴,百花成”。三月三日,骊山老母庙会。民间历来有“三月三,朝华山、朝太白山、药王山”游春散病风俗,本县人有“三月三,沐浴桃花水、涤百病”之说。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