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节习俗
春节 正月初一,鸡鸣即起,祀拜家宅诸神,大村舍敬“关帝”等神。老幼穿戴一新,喜笑颜开。早饭多为臊子面、饺子,取圆满、绵长之意,并有赛早之俗,以示“新年伊始,万事当先”。古俗为家祭例日之一,明烛、上香,并以首碗饭祭祖。饭后,户族集中拜祖,后逐一拜长辈。初二、三、四日,为亲友互访称“拜年”。初五旧称“破五”,本地有食搅团以“补穷坑”,自内至外燃炮“赶穷气”之俗。初七称“人七”,吃“拉魂面”。今过年祀神礼拜渐被革除,但敬老之风愈炽,年轻人相聚互访,不受族门之限。师生、师徒间多以年画、贺卡相赠。机关、团体组织慰问驻军,军民联欢。
元宵节 民间有“小初一,大十五”之说。家家皆做鼠、鱼、虫、兔等动物花馍。农家居室和槽头、厕所、猪栏、鸡舍烛火通明,驱除邪害,以图吉利。城乡遍悬灯彩,燃放烟花,亦有猜谜、灯展与电影、戏曲活动,社火、龙灯、竹马、旱船、高跷等涌向街头,灯火辉煌,彻夜喧哗,城镇尤盛。亦有放架花,打“礼花弹”者,男女相携奔走,小孩持灯为戏,热闹异常。家人围坐,共食元宵(或饺子),“馅中纳锞,以卜吉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
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指此后,春雨会逐渐增多。旧俗有清晨挑水回家,焚香拜龙王,并有爆玉米花、发面爆棋豆之习,取“金豆开花,龙王释归”之意,企盼五谷丰登。今多以面制棋豆,或馍块而炒,俗称“炒蝎子”。
清明节 民间家祭例日之一。户族为伍,谒坟拜祖。多携香烛、烧纸、冥钞及酒馔等祭品,于祖宗坟头压挂纸吊(俗称纸花),化纸、烧冥钞叩拜。前一日为“寒食节”,俗称“单清明”,有祭新丧者坟。今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多于清明节送花圈、花篮、花束祭扫烈士陵园,植树栽花,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民间多以荡秋千、放风筝辅之春乐。
端阳节 亦称端午节。民间多于门楣门棂上插艾叶,食甑糕、油糕、粽子等,饮昌蒲雄黄酒,并涂抹雄黄于儿童耳、鼻、眼角诸窍,即避瘴气远毒虫之意。食粽子之俗概由纪念屈原投食于汨罗江之典故而来。系戴色线合成之花花绳、香包、蒜骨朵、簇簇之类,有小人、小鸡、虎、蛇、虫、鱼或荷、梅、辣、茄等,小巧玲珑,形态各异,精致有趣。女子新婚头年,娘家于此时馈送节食,多为粽、糕之类及“五毒虫”花馍。
乞巧节 俗称七月七,传说牛郎织女相会日。民间称织女为七仙女、“巧娘娘”。“乞巧节”为民间女子于此日虔祀织女传授手艺之俗。具体做法为,是日先以草缚人形坐式,画其脸,穿其衣,打扮停当,便为“巧娘娘”。黄昏,摆来油炸馓子、菱角酥等供果,还有以面做成的尺、刀、顶针等祀礼。乞巧“掐巧”,这种朴素的习俗,今渐消失。
中秋节 秋之中为“仲秋”,八月十五,居于“仲秋”之中,故谓之中秋。因十五为满月,月满则渐亏,月色倍明于常时,又称为“月夕”。中秋节为团圆节,本县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之风。祭品有月饼(象征团圆)、瓜果等。阖家相聚,赏月食月饼,天伦之乐得以圆满。今小辈多为老人送月饼,亲友间亦送月饼,寓团圆丰乐之意。
重阳节 九月九日,古代以“九”为阳,日月之九相重,故称“重阳”,亦称“重九”。“重九”登高赏景之俗始于东汉盛于唐,原本为求长寿。古人头插朱萸,食逢耳,饮菊花酒,享宴高会,称“登高节”。多为文人雅士结伴登高,饮酒赋诗,观赏菊花。今以食“重阳糕”之俗为尚。精面蒸糕,辅料有枣、栗或肉。以九层为最,如塔型。今多以给新婚女儿送糕为俗。“重阳糕”喻“步步登高,家业兴旺”之意。
祭祖节 “十月一,送棉衣”。同清明节一样,为家祭例日之一。除奠酒菜肴食之外,亦烧送“冥衣”、“冥钱”等,谓之“送寒衣”。本县民间多为出嫁女儿为其已故父母糊送棉衣,还有当日糊就当日烧送之讲究。“冥衣”多以纸糊,夹以棉絮,领、扣、袜、带均似真物,却极小,亦有棉被、褥、单、毯、毡、手帕、钱包等一应之物。今多数人已不送衣,于路口烧送纸和冥钱。
冬至节 冬至节,俗称“鬼过年”,当地多在黄昏于门首、路口烧送“冥钱”、烧纸。
腊八节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饭多食小米豆豆粥,今多为“腊八面”。意取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并有“吃了腊八面,鸡儿多下蛋”之说。
灶王节 腊月二十三,传说为灶君升天日,向玉帝禀报一家之善恶,民间多烙烧饼,俗称“灶爷干粮”,亦有“灶糖”等供品,于夜祀之,以飨灶神。民间有孩子于“满月”时求神“寄保”,年满12岁者,此日献猪祭灶神,谓之“赎身”。今仍有所见。
除夕守夜 腊月三十,有“大年三十”之说,亦称除夕,是春节之首。是日,户户清污除尘,年画、对联、门神尽皆贴好。午后,置香案,祀神主。是夜,“高堂列明烛,老幼尽欢颜”。本亲户族相聚,以小敬老,酒宴为兴,守夜至凌晨。小孩尽享老人所赐之核桃、枣、水果、“压岁钱”,小辈敬送老人钱、酒、茶点之礼品。除夕守岁今多以收看电视、猜拳饮酒,畅议致富之策、治家之道为内容。至零时,家家燃放爆竹焰火,火树银花,是为迎新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