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 娶
解放前男女联姻大体有如下几个程序:
订婚 一般农村早于城镇,年龄普遍在10至20岁之间,从介绍到说合均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认定。择亲时虽讲究“门当户对”,但群众却最看重:一、“门户”(即有无狐臭家史);二、社会声誉(家人有无娼、盗、赌等恶习);三、生辰八字(看是否犯月、相克等)。若门户对,命相合,经媒人撮合,议定彩礼。择吉日交换“庚贴”,并给女方送钗环、衣料等,双方各宴请至亲好友,即为订婚。
纳聘 成年后,男方请阴阳生择日使媒达意,商酌婚娶事宜,称探话、约期。既定则按原议彩礼如数分期送至女家。大体计有“财礼”一份(几十至一百银元不等,但必须是双数),4个布(大小土布各两个)、4个斗(即黄米、白面、绿豆、红枣各1斗,亦称四色斗)。迎娶前男方还需另备羊1具,馍80个,酒两瓶,差媒人送至女家,女家则回送羊前胛1件,馍20个,酒1瓶。此俗称“合婚”,不属彩礼范围。
迎娶 至吉日,男方具白面大卷十二,猪头或羊胛1件送女家称“催妆”。迎娶时,一般都是鼓乐开道,朱红大轿一乘相随,娶戚两男一女紧跟,一路遇树、石、街头即贴方寸红纸“喜贴”,并不时燃放爆竹以示喜庆。归时,女方陪同送戚是3男1女。下轿后,男将女发梳通,挽成髻簪名为“上头”,取结发之意。其后,由伴娘搀扶跪拜“天地”,女称新人,男称新郎。拜毕即被导入“新房”(也称“丈房”或“洞房”)。新人所坐对面墙上,贴红纸条上书“喜神在此”以讨吉利。晚间新房内点长命灯三日不许吹灭,其时亲友满堂,令新郎新人对饮“和合酒”,挽肩合拜“鸳鸯拜”;再令新夫妇说情话或开玩笑直至深夜,此称“闹房”。
翌日,新夫妇谒家庙、拜高堂及叔伯娣姒名为“认大小”,诸亲友皆馈钗环帕带或钱币,称“拜礼”;再具酒筵,备“团圆饭”酬客。
回门 “团圆饭”毕,由“送戚”陪新婚夫妇同归女家,称“回门”。次日女家引婿“拜门”(如“认大小”仪),并设席筵请亲友。三日新郎偕新妇归家,新妇再拜翁、姑、伯、叔、婶及嫂与诸姐妹,各以钱或衣料为见仪,是日新妇即入厨参与家务。
解放后婚娶中的迷信色彩已近绝迹,婚事程序也日渐简化,男女自由恋爱较多,父母已处于半主持状态,不过形式上仍要有一介绍人。订婚时的聘礼多由男女相伴自行购置。约期领取结婚证后,婚礼多为一天。娶新妇时城镇一般以汽车,农村多以拖拉机、自行车代步。亲朋贺礼多为现金,婚仪只有奏乐、鞠躬、讲话等项,宴毕即散。
此外,本地在婚娶方面还有童养、招婿、续娶、再嫁的习俗。
童养及招婿 童养也称“童引”,即将未成年之女,由婆家代养。此俗在灾荒年后的农村较甚,因此一般给人童养多是家境贫寒者,但纳童养也不一定是富家。年长后择吉日宴亲友即为成婚,既省钱又省事。招婿俗称“上门汉”,一般多因女家无子嗣而薄有资产,所以为女择婿以代儿养老;也有因年青丧夫,子女幼小而家境较好,则招婿于家,使终身有所依托。招婿仪式主要一项为“立婚约”(内容为扶养、继承、产权、债务等事项),其余则简单从事。
续娶与再嫁 续娶如为闺女,其礼仪大致与初婚同。如系寡妇再嫁,则较烦难,也最受人鄙视。若被族人知晓,往往出面阻止以钱要挟,故需暗中议谋,一经决定多于晚间以简单的婚礼迎娶,以避诸多不便。
现有童养已不存在,寡妇再嫁也无人干涉,这是解放后在婚娶中,改变因循封建观念比较彻底的两个方面。
丧 葬
今昔变化不大,其中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除佛事绝迹外,其余还一时难以尽改。
初丧 寿终即停尸于木板上,为其剃头、洗脸更换老衣;其衣不论冬夏均为蓝色面,红色里或红色面,蓝色里(此色多为女死者的上衣)的棉衣,禁忌毛、皮与黑色着身。入殓后材盖虚掩,给死者口纳一枚钱币,称“口琀钱”。与此同时在白麻纸上书写死者生卒年月,贴于院门外专做的木框上称“讣闻”。旧时灵棚城镇多设于城隍庙,农村则设于龙王庙或土地祠;而今多设于巷道背处,奠以香、烛、纸,供子女哭泣用,并伴以哀乐。
开吊 由孝子着孝帽孝服,腰系麻辫,手持丧棒向死者舅家(女为娘家)及诸亲友讣告后,三日遵礼成服开吊。主人须以白布为帽,送亲友及办事诸人戴(现亲友多戴黑纱或纸花)。并向舅家(或娘家)介绍死者穿戴及棺木等即大殓(俗称“下寒”),至七日以祭礼奠于灵前;或设经堂作佛事,如与阴历之七相逢称“犯七”须禳除。无论出殡与否直至七七方止,此举现很少有人计较。
出殡 一般为亡后三日,最迟七日即出殡。出殡前一晚需在院门前烧离门纸,阁家大小皆跪拜嚎哭。入夜,女侄等集资使鼓乐吹打通晓,俗称“呱灵”。翌日起灵,子孙跪伏举哀,孝长子以布牵灵,并打碎奠纸砂盆(俗称“教子盆”);出殡时前为哀乐,幛联、纸制金银山、童男女、亭阁楼台等纸火相随,其后为孝长子或长孙扛“引魂幡”,后随棺木,余子则扶灵而哀,此时皆以孝帽的眼纱遮面,且行且哭,直至墓地。
现今送葬中随着纸火、幛联,也有不少花圈出现,这亦是新风的开端。
守丧 葬后三日(有的地方为一日),孝子携釜薪与食品赴墓地设便餐祭扫,取结庐守孝和为死者安锅之意,俗称“复三”。此后四十九日为过尽七,百日为过百天,周年为小祥,二周年为大祥,均要到墓地祭奠。
守丧期一般为三年,此期间不行婚嫁,不着红挂绿,不随众娱乐等,此俗现多废止,唯春联周年为蓝色,过年窗纸皆白与旧时相同。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