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俗与北方各地基本相同,计有:春节、破五、小年、正月十五、添仓、二月二、清明、端午、七月十五、八月十五、过冬、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等,这些节日均以农历计算。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有不少变化,有的节日内容已经更新,有的较原意已简化,有的基本上已销声匿迹,目前保留的还有:
春节 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进入腊月,家家便开始采办年货,缝制新衣;农户还要磨面碾糕,宰猪屠羊;生豆芽做豆腐……。无论城乡在除夕前必须将节日所需衣、食、用品等购置齐全,而且尽可能将食物经过炸、煮、蒸、煎制成熟食成品或半熟成品备用。庭堂院落也要于节前扫除洁净,窗纸、窗花、对联、年画更要焕然一新。除夕夜家人欢聚,酒菜丰盈,院内垛火笼,门前挂红灯,小儿不时燃放爆竹,一片节日气氛。初一(即春节),天微明,开门炮响过后,人人着新衣帽,族内按长幼辈拜年,给小儿压岁钱。每到一家主人均以烟、糖、茶水、干鲜果品相待。早饭毕,亲朋互拜,交厚的中午备酒置菜留饭,以扁食(水饺)为主食;有的还将麻钱(现多以硬币)包裹在扁食内(每只扁食包一个钱),叫“揣元宝”。农村中亦有将除夕中午所剩捞饭(有意多做),放到初一中午再次食用,称吃“夹年饭”,取年年有余之意。旧时春节习俗中的打醋炭、拜神主、迎财神等,现已废止。
正月十五 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从正月十四日开始,连续三日,十六日止。此节晚上游人多于白天。白天只以秧歌、高跷出街。而入夜各家庭院特别是街道两旁,垛有1.5米至3米大小不等火笼,燃烧后既可照明供游人取暖,又增添了节日红火气氛。助兴还有戏剧、电影、转九曲(本地俗称灯游会。即用360根长5尺左右的木杆,栽成由九个小方阵连成一个类似古代战争阵势的棋盘形大方阵,以麻绳或高粱秆绑扎拦截,从入口处走进,通过迂回曲径有一定格局的通道历时30分钟左右,才能走出象征全年顺利,平安如意的阵来。每一棍头又糊红绿纸为罩,内置小油灯一盏,入夜点点灯火,宛若星辰,游人扶老携幼,呼儿唤女,别有情趣)、拦会(由唢呐鼓乐开道,相随各单位供展出的花灯。上灯后,组成一条灯展队,通街吹打漫游,途经各单位门前,均燃放爆竹、烟花拦截,以时长者为最,故名“拦会”),待各路秧歌队进入中心会场后,以队逐一进行表演,或舞狮、舞龙灯,或担灯、跑旱船,给节日带来了浓厚的欢乐气氛。最后燃放烟花爆竹,时至午夜尽欢而散。
清明 是日以户祭奠亡灵扫墓添土,并以荞面煎饼、豆芽凉菜为主食。原午后多有妇女架秋千为游戏,现已罕见。
端午 又称端阳,原习俗是晨饮雄黄酒(不置菜),并在小儿额头划雄黄酒十字,手足带五色线,胸挂雄黄小荷包,门插艾蒿意取避蛇蝎,驱蚊虫。而今,只是早食粽子或凉糕,午饭则配菜饮酒,其余均已废止。
七月十五 为中元节,如清明般祀祖茔。蒸面猪头以代三牲上供,蒸面人意在避灾免祸。又,晨取麻、谷各一枝垂于门外,预示衣食丰盈在望,午后即送郊外,故又有“麻谷节”之称。目前过此节农村较甚,城镇渐少。
八月十五 亦称中秋节。以月饼为应节食物,亲友间相互馈送,取月圆和团圆之意。农村中夜晚还有喝泡熟米,吃大黑豆角的习惯,其意同月饼相似。原夜晚献月等习俗,现已罕见。
冬至 俗称过冬。是日,多以油炸糕、头脑为主食。所谓“头脑”,就是把适量的山药(即马铃薯)、萝卜、豆腐、羊肉均切成小块状烩起即成。如素食则不加羊肉。沿黄河南部居民所食“头脑”,还要加入用白面擀薄切成菱形再捏为猫耳状的面食。此俗乡间较为普遍,城镇今多以肉食代替。
其他如破五、添仓、二月二、四月八、关圣磨刀节、九月重阳节、十月初一送寒衣的鬼节,腊八、腊月廿三送灶神节等,已逐渐不为人们所重视,有些则几乎被忘却。而以公历计算的“新年”、“五一”、“国庆”等节日,建国40年来已在群众中牢固形成,届时党、政、军、民同庆欢度,毫不逊于“端午”、“中秋”等节的热烈隆重。
本县古庙会以农历计有:四月十八日五虎山娘娘庙会,六月十三日海则庙有龙王圣诞会,七月初二日本县城川有河神庙会,九月廿六日老高川木匠尧则(现移在老高川)的灵感庙会等,会期大都唱戏三天。而今,由于时代的更新,部分古庙会已为物资交流大会所取代,其余则多已消失。但各乡镇、村舍根据农闲和习惯,或定期于节日,或不定期于集市,常有戏曲、电影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