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古称“凶礼”,是人生仪礼中的最后一件大事。由于长期来“人死灵魂在”的思想观念影响,一般家庭特别重视为死者治丧、送葬,礼俗相当繁琐。尤其对正常死亡的父母亲,从亡前的准备到入土后的悼念活动,一直坚持遵循着没有明文规定的许多“规矩”。
初丧是治丧的开端。经济条件比较富裕、优越的人家,父母进入衰年,为儿女的都要为他们预办“后事”以表示晚辈的孝道。巴山地区也有未满“花甲”就自行备办的。所谓“后事”,最重要的就是“寿木”(棺材)。一般人对此颇多讲究,男寿木多用铁杆松或油柏,木质坚硬,埋在地下不易腐蚀,可耐百年不朽;女寿木常选油杉。体轻耐水浸渍,是比较理想的“老房”。但这类木材稀少难寻,往往都以普通马尾松为满足。不论哪种木材,大都雕刻龙凤花草,并进行油漆(以黑色最为普遍),使之外表美观。
其次是准备老衣,单、夹、棉俱全。缝老衣时的针线,末端不能系疙瘩,以免死者在阴间心胸郁闷。衣服的质料、样式和数量,各地不尽相同,但都不选用皮毛和绸缎,怕来生变为兽类和断子绝孙:多用棉布、绢纱,取“绵绵”“眷眷”之意。衣裤件数,忌双喜单,多至十余套。还要做好鞋帽、枕头。样式和同时代的礼服相似,或带一点宗教服饰的色彩。
生离死别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老年人,特别是儿女众多的老年人,死前都希望和儿女见面,作最后的诀别。因此,儿女守护着父母辞世称为“送终”。病危老人在落气前,要当着众子女吩咐一些身后之事,如事业的继承、财产的处理,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有的还写出书面“遗嘱”,如果有很多子孙亲人守护老人身边,望着老人慢慢瞑目,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
父母断气后,并立即请来风水先生按着断气的时间,掐算一下是否“出煞”,如果出煞,就由阴阳先生开个“殃状”,注明逢七和七尽的日期,反映出殃煞出现的具体时间和出走的方向,化为什么气色等等。葬日也由风水先生卜定,卜定后由死者的长子代表孝家分别向亲族家门报“服”,道明老人落气瞑目的时间和打算安葬的日期。
一旦老人断气,立即把备好的“纸钱”焚化,叫烧“倒头纸”。烧多烧少均可,但有些人家连续烧化三斤六两,足万元以上。纸灰不能随便扫掉,要和“开路”时的“引路”灰一并放进“醮盆”(用黄纸将一尺口径左右的瓦盆贴糊而成),置于灵柩前。据说,这种纸钱是死者进入阴曹地府随身携带的,一定要在断气后及时烧化。
临终之前的沐浴更衣十分重要,这是对死者的化装整容。死者是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儿媳料理。除擦洗脸面、周身和修剪指甲,还要理发、梳头、穿衣、插戴。有些老者突然因脑溢血、心肌梗塞等急病而亡,沐浴、更衣比较困难,不如生前顺利,净身和穿老衣应当及时进行,一旦尸体僵硬会带来许多麻烦。
在入棺前又有“停草”这一环节。停草是把稻草(按亡人寿数计算每岁一根)放在厅堂地下,草尖朝上,草根向门,把尸体抬放草上约一刻时间,表示对出生落草的回顾。有些地方作一个馍让死者在停草时拿在手中,意思是说阴问恶犬多,可用馍向狗投去防咬。
停完草就可人殓装棺,掩盖后端端正正地置于厅堂正中,谓之“中堂正寝”。女棺称“中堂内寝”,殓棺后就把所停之草和原来睡过的铺草。统统移至村外的十字路口烧毁。若系久病而亡,还要把生前用过的药罐子砸碎,表示祛除灾祸,今后不再有人生病煎药。或者认为死者的一切都可传留给子孙,唯此药罐不可传留,故必须砸碎扔掉。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