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华山脚下,有座“百丈层楼隐深树,飞甍正欲摩苍穹”的古建筑群,它就是历代帝王祭谒华山的“西岳庙”。
提起西岳庙,当地群众都用“先有海甘寺,后有雪映宫”这两句地方风物谚语,传达着这座形似首都故宫的建筑往事。
据记载,远在西周时,这里就是天子巡狩和祭祀山川的垣址。而大兴土木,则始于汉武帝。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了。
相传,当时建筑西岳庙的监造史,接到武帝的圣旨后,出了一道招收人材的榜文。应召而来的有木匠、瓦匠、石匠、画师等,纷纷纭纭,人材济济。其中有一位白眉毛,白胡子老汉,人们不知他姓啥叫啥,只知他是鲁国人,所以,都称他鲁老师傅。
修建的人员有了,在哪块地上修建呢?大伙都没有个成熟的意见。当时正是大热天,一天,忽然起了一阵狂风。狂风过后,从华山上涌来了团团阴云。阴云乍到,纷纷扬扬的雪片就飘起来了。大约下了有半个时辰,风停了,云散了,地面上盖了厚厚一层雪。雪地里,只见一只兔子跑来跑去。跑了一阵后,兔子不见了。人们走过去一看,兔子跑出的痕迹,竟是一幅线条清晰、美观大方的建筑图!于是,大家就把它记了下来。据说,这就是西岳庙兴建图的来历。图样有了,雪也融化了,地面上又出现了一块黑黝黝的大石头。这也是过去没有见过的怪观象。
地基工程开始后,大家先去搬那块阻碍工程的石头,谁知越刨越大。鲁老头儿一看,说:“何不舍远求近,就地开凿工程用的石头呢?”大家一听,心里豁然开朗,都说有理。于是,就按需要凿起来。石方凿够了,石头也完了。
石方有了,还得有大量的木材。可是,附近的山上,都是些不合格的对节松,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木材呢?大家被难住了。就在人们正犯愁时,听到西方天空传来了“叮、叮、叮”的伐木声和树倒下去的声音。人们还清楚地听到有人在问:“够了没有?够了没有?”一天,这种重复的声音,又在问了。鲁老头儿煞有其事地回答了一声:“够了!”奇怪,从此,天空里的一切声音,都听不见了。
不久的一天,忽然,狂风大作,天空里浓云滚滚,电闪雷鸣,大雨劈头盖脑地浇了下来。大雨过后,滚滚的浪头自西而来,浪中卷来了大量的桧松等木材。大的有好几围粗,小的不满半尺。那汹涌的浪头,到阴晋城(六国时的一座古城)西北角下,不见了。可是,一批大大小小的木材,横七竖八地堆满一地。这究竟是哪里来酌这些木材呢?谁也弄不清。而木材堆摞的那个地方,旁边有个村子就叫“平洛村”。相传,在乎洛村城外,有个“海眼”,它和东海相通,当年的洪水,就是从那个海眼里流得东海去了。
大小圆木,堆满一地,人们看到都很惊奇,也很喜欢!有的人就暗暗地搬去几根,可是,每根木头的两端都有个“岳”字,把木头锯掉一段,还是个“岳”字。人们这才意识到,这是神仙专为修建西岳庙送来的木材。谁也不敢用了,又悄悄地都送了回来。
鲁老头儿看到这些木材,神采奕奕,如释重负。他整日价拿着墨绳,曲尺在木堆中量呀画呀。每到一根木头前,他仔细一打量,胸有成竹地一量,一划,注明用处。大家就按他划的线,去剔、凿,锯、刨,架起了一座又一座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的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