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华阴县南街有一条不足2米宽的小巷,人称"大人巷".说起来,道有一桩传于后世的美谈。
相传,很早以前,南街出了两名大学士,官居督堂要职。一名姓李,一名姓王。恰好两家相邻。后来,李督堂告老还乡,为了光宗耀祖,在城内修祠立碑。王督堂闻讯,也不示弱,大兴土木。在拆建时,两家在界墙上发生纠葛,大闹不休,上告衙门。二虎之斗,一时难倒了七品芝麻官,无法秉公办案。
王家施工不成就捎书京都,要王督堂撑腰。可王督堂为人忠信,深明大义,当即以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王家接书后,立即收缩界墙,让出一墙根基。李督堂见此举动,觉得人家,一忍、二让、三仁义;自己何必居功自恃,称强耍蛮呢?于是,也拆墙内迁,让出三尺地面。这样两家修好的家祠中间,就形成一条直通南北的小巷,虽然不宽,到也方便了群众的通行。后人把这条巷称作"大人巷";也叫"仁义巷".
这才是:"忍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有人称赞王督堂执政不偏私,治家严律己;有人称许李督堂衣锦还乡,知错改错不固执。从此以后,"大人巷"的美名,一直流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