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颙墓位于周至县二曲中学大门前50米,310国道以西30米处,占地面积81平方米。195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划定了保护范围,建立了保护组织后又树立了保护标志。
李颙(1627—1705),字中孚,号二曲,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自幼家境贫寒九岁入私熟仅读两年而辍学,在母亲“无师遂不能学耶?古人皆汝师”的激励愤启下,借书自大学。二曲读书涉及广泛“凡经史子集、百家释道、无不周览西洋教典,外域异书,亦皆究其幻妄”。经过十数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关中著名的学者,与直录的孙奇逢、浙江黄宗义并称为“海内三大儒”。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推崇他“艰苦力学,无师而成”。
李颙 三十岁已是“学行兼备,闻名四海之内的学者,四十岁以后,开始了他长久不懈的讲学生涯。先后在关中书院、同洲、华县、常洲明伦堂、无锡、江阴、靖江等地讲学,听者环拥拱听,问道者络绎不绝。李禺页 在教育上主张“明体适用”“即明道存心以为本,经世宰物以为用。理学经济原相表里进呈理学书,而不进呈经济学则有体无用,是有理而无表,非所以明体适用,内圣而外王也”。所以“明体”多指道德修养的理论问题,就是要精心研习程、朱、陆、王的心理之学,取舍其间,明道存心。“适用”就是要学会经济实学如礼乐兵刑,赋役农屯,以及外国水法等,明体适用必须紧密联系,不可分离。他说:“明体而不适用便是腐儒;适用而不明体便是霸儒”。李禺页 的“明体适用”成为一家之言,闻名海内是宋明理学家所没有的。
李颙的另一学术思想是“悔过自新”他认为人性本善,因物欲蒙敝走上歧途甚至罪恶道路。古今名儒倡导救世的理论虽多,但不出“悔过自新”四字。凡人之所以异于圣者无他。过累之过知悔必改,改必尽、过尽则本原复,复则圣矣,曷言乎自新?自新者求复其本原出尔。
“明学术、正人心”是李禺页 的又一重要思想他认为天下之治乱,由人心之邪正。人心之邪正,由学术之明晦,学术之明悔复由当事之好尚。他对当时社会的时弊感叹地说:“学术之晦至是而极矣,人心陷溺之深至今日而不忍言矣”。因此必须加强教化,讲明其道德人伦父子君臣之义,提醒其廉洁奉众爱国忠君之心。这是救正人心治理乱世的第一要务。
李颙一生清贫廉直,顾惜名节,屡拒朝廷征召,誓不仕清。康熙皇帝多次下召,他以年老体衰有病行动不便为借口拒不召见。康熙深知其望重志坚,难以相强亲书“操志高洁”匾额及诗幅赐之以示褒奖。李禺页 的高风亮节得到海内学者的敬仰顾炎武赞扬他是学者们仰望的“泰山北斗“。晚年寓居富平钻研学问,坚持讲学至逝世。
李颙的学问渊博,在宋明理学,史籍考证,文字训诂方面的研究都有所建树。他的著作康、雍年间即有刻本,光绪时补入《四书仅身录》《垩室杂感》《十三经纠缪》《二十一决纠缪》等篇印成《二曲集》和《李二曲先生文集》现存陕西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