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米脂婚俗(2)

2010-3-22 13:25:53  来源:米脂信息港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宴毕,主家打醋坛"避邪",新娘蒙红盖头、踩红毡或"抱轿"(由兄长或叔父抱新娘)上轿,鸣炮掌号出发。吹鼓手、"引人的"、花轿、"送人的"、抬嫁妆者依次而行,路途遇村庄,唢呐高吹,村民们拥出家门看"引媳则"。偶遇两家迎亲,有"抢路"旧俗,认为占了上方路(阳面)者有福气。
  
  迎亲队返回男家,长号唢呐声中鞭炮齐鸣,新郎及父母喜迎送亲客。"送人的",扶新娘踩红毡到院内米斗香案前,在司仪呼唱声中,新郎新娘拜天地、父母,夫妻对拜,名为"拜堂"。然后,新郎抱米斗(上置弓箭,尺、铜镜、五色线、布条),新娘执宝壶,踩红毡入洞房。这时,"光行"撒帐"礼,近亲一人手端五谷碗,向洞房炕上扬撒,以祈丰衣足食。担水提柴者抢入,喻示"财如流水入门来"。"婆母将事先拿红纸包好的钱或小礼品递到新媳妇手中,渭之"结缘法",祝婆媳日后和睦相处。洞房忌寡妇、未婚女子、八字不合者进入,防止冲喜。进入洞房后,新郎置米斗于高桌上,取箭杆挑开新娘红盖头,夫妇才初睹容颜。新娘被"引人"婆姨抱上炕,绕炕四角转一圈,叫"踩四角",而后面壁端坐,谓之"庄新"。儿歌唱道:"哇呜哇,瞪瞪擦,引得个新媳儿背坐下。"
  
  一位送人婆姨用香油、蜂蜜水为新娘"上头"。新娘新郎背靠背坐炕上,长发相搭,用木梳象征性地交替梳三次,后将新娘的头发盘成发鬓(俗称圆头),标志姑娘成为婆姨。"上头",即古之"结发"礼,头发为父母授予的根,旧为"信物",结发即结百年好合,"香油蜜黏,永不离弃"。也有送亲者会唱"结发"歌:"头一木梳长,贵门喜接女娇娘;二一木梳长,恩爱夫妻配鸳鸯;三一木梳长,儿满院来女满堂,养小子是好的,穿蓝衫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绞(剪)的。"这自然是祝福夫妻和美,儿女满堂,生儿当官,生女灵巧。从"顶子"一词看,此歌显然出自清代,当时的官帽叫"顶子";能独出心裁剪纸的女儿家,当然灵巧了。在洞房中,新娘还要再由婆家;围儿女馍馍"。新郎新娘吃"儿女扁食"(水饺,,喝交杯酒,即古之"合卺"礼。事前,婆母已将枣、核桃、花生塞在炕上四角褥单下,渭"压四角",也是祝愿早生子女,花着生。陕北自古以来有生育崇拜,婚姻百重传宗接代,绵绵瓜爬。因此,婚俗中的"围儿女馍馍"、"吃儿女扁食"、"压四角"等都含有浓重的"多子女"期盼。
  
  新婚之日,男家备三餐,早饭油糕、红豆米汤;新人迎回后开席,有吃"八碗"的,有吃"四四席"的;下午饭是铪烙烙。"引人的"、"送人的"是婚日的体面客人,由男家、女家分别送给引人、送人婆姨白面馍20个(6个为"接丁",14个为"茶饭")、红筷两双和适当钱礼,渭之"启发"。新娘之弟"挂门帘",男家也要给礼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