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吴堡葬礼习俗(1)

2010-3-19 14:21:03  来源:吴堡文史资料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人的生死是宇宙间的自然规律。自古以来,每当老人去世后,子女们总要举行仪式为老人送葬,以示对死者的孝敬。吴堡县境内现今的葬礼,经过世世代代传承与改革,已逐渐形成了既充满迷信色彩又体现人类文明的葬礼习俗。
  
  吴堡葬礼又叫“白事”、“丧事”,俗称“埋人”。从老人临终到入土三年期间有一整套程序,统称“葬礼”。
  
  ①临终。老人临终前子女们必须日夜守护,给老人洗身、剪指甲、穿寿衣(据说人死后,生前是何打扮,到了阴间就何打扮)。
  
  ②寿终。老人咽气那一刻,孝子(一般是长子)边嚎啕大哭,边将一只公鸡(也有的地方死者是男人用公鸡,死者是女人用母鸡)活活拧死,并随即把尸体摆斜,头朝后,脚朝前(这样在阴间路上走得快)。紧接着再给死者噙入口含钱(口含钱一般是银耳环等,意为本人一辈子辛劳积蓄,不然,到了阴间会被众鬼嘲笑,说你一辈子挣得那里去了),双手腕戴上用白面做成拿线串起的打狗饼(到了阴间,狗不识生鬼,狂咬不止,如遇狗咬就给狗吃上一个,狗就不咬了),然后用麻絮把双脚缠住,再给脸上盖一张黄裱。
  
  尸体摆放妥以后,将岁岁纸(岁岁纸用白麻纸制作,所用张数多少以死者年龄而计,每岁一张,而后天保一张,地保一张,实质是一生闰月的折合。比如死者寿终八十,岁岁纸就是八十二张。立在大门口也可起到讣告的作用,再将死者被褥、枕头卷放在墙头上。
  
  ③入殓。入殓,吴堡俗称“盛含”。入殓前必须先请阴阳先生或懂行者掐算日子,看寿终之日是否吉利,犯不犯重丧(此日极凶,很有可能近日还要死人,里重丧死的是家里人,外重丧死的是外孙、女婿等亲戚,虽在埋葬时阴阳先生有破法,如给棺木上另做一个小棺木等,但有不少情况还是被应验),如日子不好,需将尸体移在脚地铺好的谷草(俗称干草)上(头朝后,脚朝前,脚前摆一炕桌,桌上设那只扭死的鸡及献食、点面用具、油灯等,桌下放一纸灰盆或瓷碗),待吉利日再入殓。如寿终那天是好日子,当日就可入殓。入殓时先套好寿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寿木的质量越来越讲究。过去穷苦人家的寿木用杨木、柳木制作,普通人家的寿木用榆木制作,只有富豪人家的寿木用柏木制作。到后来普遍所用的寿木用松木制作,加个柏木大小头。到现在使用柏木棺木的人家越来越普遍,而且棺木的做工也越来越讲究),然后给寿木底摆上七星纸(七星纸是用白麻纸剪成的七块方纸,摆成北斗七星图样,不同的是死者是男人,七星尾朝左,死者是女人则七星尾朝右),再给七星纸上各放一枚铜钱(俗称七星钱,现在多以硬币代替),然后孝子们每人拿一束麻捻(根朝寿木大头)摆放。另外还要放些丝线,撒些五谷(莞豆、小麻、糜子、谷子、小麦),铺好褥子。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将尸体放在七星板上抬进寿木盖上被子,再给尸体周围空隙处充些谷草或死者生前喜好之物等(以防尸体在抬棺时摆动)。最后,在孝子们的哭喊声中将棺盖盖上(孝子泪不可掉进棺木),并用岁岁纸把棺缝粘住(如等待远方亲人瞻仰遗容不粘糊)。
  
  ④葬前准备。入殓后,子孙们就为埋葬忙碌起来,要请阴阳先生(俗称平师)确定埋葬日期。确定埋葬日期也叫看日子,要根据长子、长孙的生辰等来推算,只有阴阳先生及个别有研究的人才懂行,一般人只是迷人草马,人云亦云。至于日子好坏是否真有那么回事,谁也说不准,但没有一家的葬礼不看日子。写七数单。写七数单是七七四十九天内的日子好坏,每七天必须祭奠一次,如遇不好日子,这一天之内谁也不能到柩前(墓前)去。如逢七那一天日子也不好,必须改动祭奠日期,必要时还要给上坟的路上插些小纸旗,意为死者阴魂为避挨打的场地。确定埋葬穴地。埋葬地好坏其实以山势、地形而论,有人说“阴阳先生好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山中真有好风水,但不埋他老祖宗”。一语道破天机,看穴地仅是经验之谈,很难有准确判断。给娘家报丧。白事上,娘家是上上客,报丧时孝子先给娘舅叩头,然后说明来由,报知埋葬日期,如娘家是表兄表弟一般不需叩头,作揖即可。娘家到来时,所有孝子披麻戴孝,手拄丧棍跪拜迎接,同时鼓乐齐奏。娘家另外安排在娘家房,茶水不断,瓜子、香烟、苹果、烧酒礼待,每餐另设一桌,只是在葬后的最后一席上则与亲戚们同桌就餐。娘家为何要受如此礼待?一是因为老母有功,为本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二是娘家在丧事上很有特权,如不高兴会找许多茬刁难孝子,害得孝子要斟酒下跪说好话,有个别娘家还会阻止死人下葬。当然这种情况在当今时代很少见,除非本家孝子对父母生前十分不孝,甚至逼迫父母寻短见而亡的情况下,娘家为泄内心不平才有此所为。定吹手(俗称响工)、找先生,找扭彩门的、确定总管、厨师、帮厨、杂办、管库、找墓工打墓、备办丧礼所应用品。
  
  ⑤三日祭奠。过去,吴堡葬礼的祭奠一般是两日,现在,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为三日。虽然各家操办的隆重程度不等,但一切程序则类同。
  
  第一天为起事日。这一天,亲戚们(包括娘家)提着献食(俗称老献的)、香纸到来,孝子们表示欢迎。献食一般六个,形状有圆形、长卷形两种,如丧方还有长者健在,给每位长者还须敬上一个。这些献食统一拿到管库那里造册登记,管库拿出一个掰成两块做为回敬,等丧事完毕后,再回敬米糕与白馍(如老两口有一健在两样各七个,如老两口双故,两样各八个)。与此同时彩门师搭好彩门。过去搭彩门是一种手工艺术,由当事主家备料,师傅搭建,现在则用现成的制品,彩门师将折开的彩门用三轮拉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套好。阴阳先生开始写挽联、对联(对联为白纸,以后二年内春节对联为黄纸,第三年恢复用红纸)、做引魂幡、准备墓内所用的桃木、柏木、瓦、砖、五色石等。葬礼先生一般请四人,分呜站、引站、统站、哑站,哑站俗称行奠。先生请来,开始做祭文,祭文分堂祭、家祭、外祭三类,堂祭一般是孝男、侄男、堂侄男、孝孙、侄孙、堂侄孙、曾孙、侄曾孙、堂侄曾孙各一祭,有时为了省事,可将堂侄男与侄男合并一祭,堂侄孙与侄孙合并一祭,堂侄曾孙与侄曾孙合并一祭。家祭一般是配偶、兄弟各一祭。外祭一般分祭娘家兄弟、娘家侄男、娘家侄婿、女婿、外甥、外孙、外甥婿、外孙婿、姨外甥、姨外甥婿等。其次序是先外祭,后家祭,最后是堂祭。堂祭以孝男一祭为主,其祭文称初献文。先生水平的高低、祭文质量的好坏全体现在初献文上,其它祭文则是泛泛而过,仅说些客套话而已,并没有多少实质内容,但必须点清敬献人币多少及其它事项。墓工打墓一般四人,第二天必须将墓打好。打墓前先要由阴阳先生放好字,再破土后才能动工。墓坑深一丈二尺,墓窑深浅、宽窄必须能容下两副棺木,如有多妻,还要更大些。打墓难度大,墓工很吃苦,所以孝子对墓工十分抬举,一天送几次饭,每顿饭还配烧酒、香烟,吃饭时先给墓工磕个头。墓工吃剩的饭不得再拿回去。过去有山里放羊的等人来吃掉,叫撵饭罐,现在谁也不稀罕那口吃食,无人撵饭罐了,因而,确实剩下的饭只好倒掉。另外,履行其它程序(如每顿饭前先给灵前献食)。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