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现在的陕北方圆八百里,群山巍巍,奇峰险峻,古木参天,绿草如茵。有一天,观音菩萨外出巡游至此,发现这里恰是一方仙家圣地,又见云雾绕间似有点点红珠,霞光隐约中放射着万道红光,“是何方圣物如此神奇?”观音菩萨想探个究竟,变成了一个村姑来到山中......
山峦环抱之间竟然有一户人家,院前的山坡上一位老翁和一对青年男女正在开荒种地,男子生得浓眉大眼,方头大耳,挥舞银锄,开垦山石,女子柳眉栅唇,身姿绰约,清秀可人,怀抱一捆小树,栽在男子刨开的坑里,老翁颤抖着白须,手拿小盆往坑里浇水,古铜色的脸上充满了自信、期盼......,小院里蓊蓊郁郁,一片翠绿间,粒粒红果放着金光,煞是诱人!
观音施礼到:“请问老人家尊姓大名,这里是什么地方?”
三个人这才抬头,诧异地看着来人,老翁缓缓道:“这地方叫三,我叫河,他们是我的儿子秦和儿媳晋”
“这是什么仙果,这般诱人?”
“这是我们的食粮,我们世世代代以此为生”老翁自豪地说,“我们叫它圣果”
女子放下手中的小树,摘了一把“圣果”送给观音:“这荒芜人烟的,姑娘要到哪里去?快坐下来歇歇脚,吃点果子解解渴,充充饥。”
观音含笑不答,只是问:“请问,你们种的就是圣果树吗?”
“是啊,快要当爷爷了。好让我的孙子早点吃上圣果,让孙子的孙子早点过上好日子。”老翁的神情由喜变忧,“只是这荒山野岭,水实在太少了,不够浇哇!”
男子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锄头,汗水带着热气洒在了脚下的山坡上......
观音被这一家三口的勤劳、善良深深打动了,脱口说道,“老大爷,别着急,我来帮你”,说完净瓶一抖,只见老翁盆中的水越流越大,秦和晋见父亲盆里水忽然多起来,赶忙跑来帮忙,但水势汹涌,顷刻间变成了一片汪洋,老翁“河”随即融入了汪洋中,被册封为河神,后人以其名而命此水为河,因为老人浇树时挟带了地上的泥沙,致使河水变浑,又有人说老人的脸是苍黄的,水因此而变黄,故而成了我们今天的黄河。
据说秦和晋被大水隔在了两岸,依附着父亲“河”整日相望,久而久之,秦带着他的勤劳、勇敢、朴实融入了河西秦山峻岭,晋也同她的聪慧、美丽、善良融入了河东山川,变为肥田沃土,二人分别成为陕西、山西人民的始祖,故陕西、山西分别以秦、晋而称之。因秦晋原本为一家,所以现在人们说两家联姻为结“秦晋之好”。
又因这一带原名为“三”,后人为了区别黄河两岸两个地方,取其谐音,称河东为“山西”,河西为“陕西”;又说大水浇树之时,他们一家三口忙着浇树,便把它们浇树的地方叫做“三浇”,后改为“三交”;当时晋正抱着小树,观音点化后,隔在山西的晋怀中的小树须臾变成了大片树林,为让其早得贵子,世代兴旺,观音菩萨赐名此树为“早树”。此果为“早”,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枣树”和“枣”。
千百年来,“河”以其博大的襟怀哺育了一代代黄河子孙,“晋”以她无私的慈爱把甘美圣果--“红枣”留给了沿河儿女,使三交人民能世代享受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