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吃饭,夏秋以小麦面为主,春冬以糜、谷、玉米、豆、薯等杂粮为主,小麦面为附。副食蔬菜极简,一碟辣子,一碟盐为常,即有萝卜、洋芋、南瓜、豆芽、豆荚等自产菜蔬,也不经常,不讲究。“麦、米、山盐、辣子、醋,外加几滴菜子油”,是农户饭食的大观。饮料平时是开水、米汤,茶水仅用以奉客。水源,县中是窖藏雨水,县南、县北是井水。天旱无雨时,往往有十几里取饮水于河泉者。平常来客,多待以臊子面,间有包煮饺,摊煎饼者,副食菜蔬简朴少变。亲朋来往,馈赠多以各种花样的小麦面蒸馍为主。贺寿是“寿桃馍”(造型是蟠桃,祝贺其像王母娘娘那样健康长寿,受人尊敬和爱戴);拜年是“宝宝馍”(造型是上有五个朵,祝贺五谷丰登;下为圆座,祝贺诸事平安,圆满如意);贺新婚是成对的“馄饨馍”(造型像一对月牙,祝贺其花好月圆,男女平等,相亲相爱);送葬是插花“献祭馍”(造型像一只大筛子,上圆插满各色面质花、鸟、虫、鱼和人物典故,以寄托人们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回敬是“四折馍”(造型玲珑曲折,表示折腰致谢)。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终年油泼辣子白蒸馍外,普遍重视主副搭配,荤素调节。来客过节,除在面食上变花样外,尤其注重在菜蔬烹饪上下功夫。因粮食连年增产,故民间用粮食酿酒、造醋、熬糖、磨豆腐、挂粉条之外,养殖业发展很快,把粮食向肉、蛋、奶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饮水,县北、县南多用机井电抽,县中地下水源缺乏,则靠引河水窖藏备饮。
附一: 禁忌
旧时,孕妇禁食兔肉(说是孕妇吃了兔肉,生下孩子嘴唇上有壑落);禁食孕期长的动物肉(说是吃了孕期长的动物肉,怀孕期延长、难产)。害疮毒的病人禁食羊肉(说羊肉是发物,怕吃后疮毒发威)。正月初一至初五禁忌给锅里下米(说是怕“乱”)。正月初七禁忌烤馍(说是怕把人魂烤干了)。上述禁忌,新中国建立后基本废除。
附二:粮食加工
旧时是牲口拉石头砣子磨面,每小时磨十几斤粮食。20世纪50—60年代,石砣磨面改用水力或柴油机作动力,每小时可磨四、五十斤粮食。80年代以来全部用电动磨面机,每小时可磨二三百斤粮食。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