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传说典故>>正文
武功县远古的文明传说(1)
2010-1-19 10:11:42  来源:武功在线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武功县东河滩的物资交流大会不知始于何年何月,可直到现在却还依然盛行。更为古老的还有那纵横奔流,永不停息的沮水与漆水。两水将武功那厚实的黄土地冲刷出或深或浅、或宽或窄的两条蜿蜒河道,犹如巨龙腾飞,银河放彩一样惹人留恋。
  
  传说开天辟地时,天河水震天作响地把武功西北部冲成了南北有四十里地长的川道。幸亏女娲补天,那水才变小,但仍深不可测。这时,榆罔将那滚滚恶水治理成了两条河川,并封此地为中亭川。不管传说是真是假,但沮漆二水在远古时代,曾经是炎帝姜姓与黄帝姬姓的家居地却是真实的。文献中就有“姜姬二水汇于有邰”的记述和考古专家发掘的成果。
  
  新石器时代,炎帝姜姓沿沮水而住,黄帝姬姓依漆水而居,两大部落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事农、牧、渔、猎活动,为炎黄子孙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据文物考古队从漆水沮水流域武功段的台地上发现的四十多处新石器遗址和先周遗址,以及出土大量的陶、石、骨器表明,距今五千年以前,人类已在此劳动生息。专家还就浮沱村新石器遗址发掘的轰动世界整个史学界的陶屋和赵家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窖藏谷物与泥拌麦草,以及郑家坡先周古邰城挖掘的器物分析推断,只有姜姬先民才有如此之高的智慧与文明。姬水虽说史料中没有记载,但姬水应当就是武功的漆水,因漆姬读音十分相近,才导致了一字之讹,这些新石器遗址和先周遗址均与古籍中记载的以“姜水成,姬水成”的炎黄部落有关。而《诗经》称:“姜水为沮水”。《帝王世纪》载:“炎帝成于姜水,水合而东经美阳县之中亭川水也。”确实,武功在历史上曾有被称为美阳县的年代。
  
  看着这些丰富的遗存与鲜活的记述,我的思绪已经回到了那远古时代的沮漆两水之畔。似乎看见了老态龙钟的炎帝,正兴高采烈地领着姜姓部族,高举以羊为图腾的数面旗帜,手持刀、斧、矛、铲等石器,沿着沮河向东走来。意气风发的黄帝也喜笑颜开地带着他的姬姓支派,骑马挎弓,手持石器,旌旗猎猎,浩浩荡荡,雄心勃勃地顺着漆水南下。当那些以龙为图腾的旗帜和以羊为图腾的旗帜,在沮漆二水的交汇处会合后,不由我想起了“炎黄子孙”名词的真正由来。
  
  两大部落联盟后,共同生活在这里,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基础。但是,他们中间因生产资料分配不公等问题,曾也产生分歧与摩擦。这时,炎黄二帝都意识到必须在两个部落之间,推选一人为天下共主,带领其氏族大部分人马远走他乡,谋求发展。临行前,两大部落召开各氏族长会议,炎帝因年事已高,主动退出参加天下共主的角逐活动。最后,年轻气盛,才华横溢的黄帝雄踞群首登上了天下共主的宝座,以龙为图腾的旗帜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直到现在,每个中国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引以为豪。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