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县蟒头山庙会
2009-9-4 10:06:56 来源:壶口情怀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蟒头山位于宜川县鹿川乡境内,海拔1427米,距县城48公里,其山森林茂密,山势雄伟,高峻险极,苍松翠柏,尤以稀有树种白皮松为主。山上有明代嘉靖年间始建的圣母殿、玄帝庙、西岳庙、土地庙等庙宇,有南天门、北天门、乐池、神井、药楼等建筑,它以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悠久的宗教文化而闻名遐迩。1998年被陕西省林业厅列为省级森林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黄河壶口瀑布的系列景点之一。
蟒头山四季景色各异,庙宇建筑古朴。当年,道士们曾在此修身、练武,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蟒头山庙会更是规模盛大,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每年三月十八举行古庙会,成千上万的陕、晋、豫、陇等地的群众云集在此,观光、祈子、还愿,昼夜唱戏、锣鼓喧天,香火缭绕,钟馨丁当,其场面热闹非凡。
蟒头山“圣母殿”塑有三尊圣像,中间为“圣母娘娘”,左边是“九天圣母”,右边是“子孙圣母”,传说这位“子孙圣母”就是专管人间生儿育女之神,而且特别灵应,凡是民间缺少儿女之人,只要到蟒头山娘娘神前虔诚祈祷,真是有求必应,要儿给儿,要女给女。因此,蟒头山便成为一座神山,每年在农历三月十八这一天,前来朝山拜佛求儿求女的人络绎不绝。从明清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直到解放后,每年在山上还可以看到求儿求女的人们。老人们说:儿子虽是父母生养的,但都是娘娘神送给的,所以孩子一生下来,父母首先要到山上敬神,感谢娘娘赐儿之恩。为使儿女健康成长,不生病灾,做父母的都要向娘娘神要一条锁链,挂在婴儿的脖子上,认为这样才能保平安。穷人的戴红布项圈,有钱的人在项圈下面再系上一银锁,或麒麟牌,上面刻着长命福贵等字样。一直戴到十二岁,才把脖子上戴的项圈卸下来。先在家中杀猪宰羊,敬神还愿,到三月十八日庙会时,带上孩子和贡礼(猪头、香、蜡、纸表等到)上山,感谢娘娘神。到山上敬过神后,便把儿子脖子上的项圈卸下来,挂在庙前后的松柏上,每年上山下锁的儿童不下数百人,卸下的数百条红色项圈,把山上的苍松翠柏妆扮的分外妖娆。
文革时期,蟒头山庙宇、神像、文物、建筑等遭到严重破坏,庙会活动基本终止,但一些农民群众还一直偷着到山上求儿求女。1997年4月,宜川县政协组织委员赴蟒头山进行了考察,召开了蟒头山开发专题研讨会,提出了“关于加快蟒头山开发的建议”,成立了宜川县蟒头山民间文化协会。民间协会于1998年精心筹备、举办了“98蟒头山庙会活动”,邀请县剧团赴山上演出7场,县胸鼓队、集义锣鼓也上山表演。会期3天中,参与经营饮食、小商品、小摊点近百户,各种车辆400多辆次,总人数近1.5万次。庙会活动的恢复和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蟒头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沉睡了多年的蟒头山又一次活跃了起来。
宜川县委、政府十分重视蟒头山的开发,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赴蟒头山考察、论证。1997年县政府投资140余万元,新修和整修了309国道至鹿川乡与蟒头山道路19公里,1998年又投资20多万元,架通了鹿川乡至蟒头山供电线路6公里,使山上通了电,后又修建了石台阶和人行道。在省林业厅专家学者的帮助下完成了蟒头山开发的总体规划。98年以来,民间个人筹资、借款6万多元,维修了蟒头山圣母殿,戏台前后15孔石窑,为圣母殿、西岳庙、天神庙塑像18尊。恢复了原来的庙会组织--鹿川乡和寿峰乡南北两社。几年来,民间自发组织的庙会活动一直没有间断。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