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戏简称“曲子”,又有“念曲子”和“曲子戏”之别。
“念曲子”也叫“地摊子”、“围鼓子”或“板凳戏”。据载:“曲子歌时,和以三弦、月琴、琵琶之属,节以音响。昔时私塾学子逢会节聚友歌唱,谓之“念曲子”。它不需专设舞台,更不用化妆,似今日戏曲清唱,少到仅“三弦”配一“碟子”,即可演唱,许多山乡村落至今犹存。
“曲子戏”就复杂些,它和其它戏曲演出一样,首先要化妆,其次是唱、念、做、打并重,再则还要有齐全的服饰、道具和复杂的文武场进行伴奏,并在舞台上演出。
曲子戏的调很多,向有三十六小调,七十二大调之说。据老艺人讲,曲子戏的调远不止这些,它“一曲为调,大曲率以‘月调’‘背弓’、‘五更’、‘金钱’、‘紧数’、‘慢数’、‘月尾’等调集成一曲甚似南北曲之成套”,大多直接采用眉户调。如“钢调”、“银纽丝”、“西京”、“采花”、“紧诉”、“慢诉”等等,也有象“剪花调”、“莲花落”、“钉缸”等当地民间小曲演变而成的新调。由于
曲子戏演出方便,题材多民间生活故事,贴近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
曲子戏在留坝深受山民喜爱。玉皇庙的曲子戏更具特色。曲子戏简称“曲子”,又有“吟曲子”和“曲子戏”之别。“吟曲子”也称“地摊子”、“围鼓子”或“板凳戏”。曲子歌时,和以三弦、月琴、琵琶之属。昔时私塾学子逢会聚友时歌唱,谓之“吟曲子”。据老艺人讲,它不需专设舞台,更不用化妆,类似今日的戏曲清唱,为城乡群众一种自娱形式,所用器乐也较简单,少到以三弦配一碟子,即可演唱,“曲子戏”较复杂。它和其他戏曲演出一样,首先要化妆,其次是唱、念、做、打并重,还要有齐全的服饰、道具和复杂的文武场面,并有乐器进行伴奏,在舞台演出。
曲子戏历史悠久,源于关中地区的眉户戏。进入汉中地区后,分别与汉水、巴山民歌、小调、山歌、情歌相融合,同时在唱、白中均以汉水流域人民的语音为基础,故形成独特的“汉中曲子”,流行于留坝、勉县、城固、洋县、南郑、汉中、西乡等地。
留坝曲子戏,最初由城(固)、洋(县)避难者引入。民国25年(1936)宝汉公路开通后,做为“源”的眉户曲子戏,就直接与流传到留坝的城、洋(县)曲子戏交融,从而形成了具有留坝特色的曲子戏。
曲子戏的曲调很多,向有36小调、72大调之说。据老艺人讲,曲子戏的调远不止这些。它“一曲为调,大曲率以‘月调’,‘背弓’、‘五更’‘金钱’、‘紧数’、‘慢数’、‘月尾’等调集成,一曲甚似南北曲之成套”。其调大多直接采用眉户调,如“岗调”、“银钮丝”、“西京”、“采花”、“紧诉”、“慢诉”等;也有像“剪花调”、“莲花落”、“钉缸”等当地民间小曲演变而成的新调。由于曲子戏演出方便,题材多为民间爱情故事,贴近生活,故为民众喜闻乐见。又因地域变化,语音基础各异,当地山歌、小调与戏曲渗入融合等因素,曲子戏在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
玉皇庙曲子戏既有眉户原调,又比眉户的调多;既有城(固)洋(县)腔,又较城、洋曲子柔。因此形成似眉非眉,似城、洋又非城、洋的新型曲子戏,具有独特的韵味。如玉皇庙曲子戏中的“慢诉”调,明显地渗入了当地“竹马戏”的唱腔。如留坝的“采花调”,除较城、洋县唱腔婉转、自然外,尾音加有和谐的托腔,更给人以婉柔之美感。玉皇庙曲子戏1931~1970年较盛,“文化大革命”中被摧残。
曲子戏曾活跃在本县两河口、柳川、江口和邻近凤县等地区。曾为群众演出过的《张廉卖布》、《五大娘钉缸》、《二姐害病》、《八仙庆寿》、《大赐福》、《春秋扇》、《打草鞋》等,深入人心。但许多优秀剧目的老艺人多已谢世,然曲子戏至今仍在民间存活。1985年,为拯救民间文艺遗产,县文化馆孙传科曾搜集整理了玉皇庙曲子戏词谱,附录《八仙庆寿》、《大赐福》、《春秋扇》以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