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祖就这样带领着梅、竹二徒,凿一个洞,让与了道友,又凿一个洞,还让与了道友,直花费了四十余年,凿了七十个洞,自己还是没有栖身的地方。最后,他们来到落雁峰的南天门,选择了一个陡壁,费了偌大气力,凿出一个“朝元洞”,偏偏又被一个白发冉冉的老道讨去了。
这次,实实地触动了梅、竹二徒弟。他俩一心想修道成仙,可谁知碰着这样一个师父,致力凿洞数十载,到头来落个无结果,越想越感到没名堂。而郝祖对他俩也早有察觉,只想着是玉待磨,成道还须修炼。于是,他又带着两个徒弟,来到臬臬椽。注:臬,音nié;关中人称木头发朽为臬。
说起臬臬椽,只不过是个鸟栖之地,万仞陡壁。仰视,不见峰顶;俯瞰,难收渊底。风呼呼鸣于耳畔,云飘飘翻滚脚前,是个神仙才能到的地方,郝祖想:“此处既险又静便于养性。”于是,师徒们就从山巅上,坠一笼筐在霭霭的云雾间,开凿起石洞来。
但是,这次凿洞,梅、竹二徒与往日不大相同,终日磨磨蹭蹭,举止缓慢,可谓是只听石锤响,不见洞出来。一日,郝祖化作一个云游老道,步履到此,拱手向梅、竹二徒弟讨要这个未凿成的新洞。梅、竹二人见师父不在身旁,就向老道诉说了数十年的苦衷。郝祖迎合着说:“你俩跟师父数十年了,凿了那么多的洞,到头来,还没有个养性之地,可怎么成道呢一席话说得梅、竹二人垂头不语。
梅、竹二人并不知师父的玄妙。到第三天,郝祖硬要腰系绳索,悬到山腰上去打洞。梅、竹二人见师父要下去,四目相对,就同意了。于是,他俩把郝祖用绳索沉到山腰云海里去。把郝祖沉下去后,两个心怀叵测的孽障“咔”的一斧,砍断了绳索。可怜积德修道数十年的郝祖,竟葬于两个徒弟之手。从这里坠崖的人,有句俗话“要寻尸首,雒南商州”。郝祖的老骨头嘛,将永坠于深渊。
摔死了郝祖,梅、竹二人就收拾了行李,向山下走来。当他俩走到千尺山童的巨石旁,抬头一看,见师父背着褡裢,迈步消闲地迎面走来。
梅、竹二人一见,不由得一愣:“这是怎么一回事儿难道师父摔下去没有死”发愣间,郝祖已到面前。俩人回避不开,就搭讪地问道:“师父,你到哪里去了”郝祖笑了笑说:“我到商州淬钻头去了。”接着又追问道:“你二人不在山上,到这儿做啥来了”二人连忙撒谎地说:“刚才师父掉下山去,我二人准备到雒南找师父的尸骨去。”郝祖哈哈大笑地说:“你二人倒也有心。”二话没说,就往山上走。两个徒弟一看,知道师父已经成仙,连忙跪倒在地,说:“望师父宽恕,从今以后,专心一意,跟师父学道,誓不变心。”郝祖见徒弟已经悔过,就和蔼地说:“我们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多做些有德于世的事儿,自有得道之日,千万不可生下恶念。切记,切记。”两个徒弟连连答应:“是,是。”于是,诚心诚意又跟上师父继续凿洞去了。从此,梅、竹二徒与师父相遇而回心转意的地方,就叫做“回心石”。
郝祖引着两个徒弟回到南天门,又在峭壁上凿起洞来。一天,当他们正在凿洞时,梅、竹二徒看见有人走过来,就对师父说:“有人来了”郝祖一听,扭身往洞内一坐,就瞑目“仙化”了。这个洞终未凿成,只是个“半截洞。”那半截洞斜上方的悬崖上,镌刻着“全真岩”三个大字,且署名郝志真书。细看,那字一天要变几种颜色。后人为了瞻仰“全真洞天”,在南天门山崖上架起“长空栈道”,又修出“九节臬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