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村东三里处,有个大村叫西温阳坊,提起该村的由来,必先从武功县仁村的康姓说起。
相传,宋朝末年,有个学识渊博、为官清廉的人,叫康居敬,任过河南信阳郡守。中年后见朝政日益腐败,积重难返,很是痛心,又无可奈何,便借守孝之故辞官回家。以后西迁武功,垦田造屋,教子耕读,时遇兵乱年歉,他看见有疾难者,总不忍心让他们流离失所,便把自己节衣缩食攒下的钱物四处救济,并把自己家中口粮拿出当种子,号召乡民联合起来垦荒种田。他的三个儿子也同心同德,尽力扶贫帮困。他们的仁行义举,救活了不少濒临死亡的灾民,鼓起了乡民生产自救的勇气,乡民们都很敬重他,把他家叫“仁义康家”。以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仁村”。由于仁村的生产搞得红火,乡民们生活水平高,四方难民不断涌来,不久便显得人多地少。康居敬又倡导大家疏散生存。他以身作则,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迁到乾县南塬,就是现在乾县姜村乡康家村;一个迁到兴平西部(即现在的赵村乡)温阳河西岸定居,故称村名为西温阳坊。
从宋末(约公元1246年),至今750余载,康居敬宽仁厚德的美名世代流芳。现在三村后裔7000余口,每年春节、清明节,各村代表必到始祖的祠堂、坟前虔诚祭祖。祈念继承先祖美德,为华夏的文明礼仪传统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