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景点介绍>>正文

大荔丰图义仓(1)

2009-6-9 16:24:06  来源:大荔县人民政府网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丰图义仓坐落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粮站大院内,方位在大荔县城正东17公里处。是一座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并且还在继续发挥储粮作用一直存放粮食的古老仓库,也是我国粮食行业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为世人所敬仰,所赞赏。同时受到历代执政者的充分肯定。

  丰图义仓坐落在陕西省大荔县朝邑粮站大院内,方位在大荔县城正东17公里处。是一座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并且还在继续发挥储粮作用一直存放粮食的古老仓库,也是我国粮食行业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为世人所敬仰,所赞赏。同时受到历代执政者的充分肯定。
    丰图义仓,独立于今朝邑镇南寨子。距县城16.3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东经110°06'。
    清光绪八年(1882)由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议始建,光绪十一年(1885)竣工。竣工后,慈禧太后朱批“天下第一仓”,驰名全国。
    仓座北向南,高14.89米,东西宽133米,南北长83米,实占总面积11039平方米。砖砌周垣。南垣外洞开二门,名东仓门、西仓门,东、西仓门之间的壁上有似浮雕式的砖作仿木结构的歇山屋顶装饰,正中高嵌楷书“豐圖義倉”石刻大字,字两侧有砖雕花瓶,下部有环带纹、葡萄纹、雷纹等图案。垣内周列仓廒58洞,每廒净长9.81~12.63米,宽3.72~4.20米,高2.41~2.85米,体积193.5~253.8立方米。廒外环筑廊房,共立明柱108根。院落宽敞,行车畅通。院内偏南,以两条门道分界,又有东西排列三组建筑,都是座南向北,中组是小院,进门先是东西各建厦房三间,紧接横建大房三间,大房东西两侧又各附耳房三小间,面积为25.30×17.78平方米。东组建硬山三架梁三间,面积为10.95×9.90平方米。西组建硬山三架梁五间,面积为17.22×9.85平方米。仓院内西南角有台阶,通往仓顶,砖铺顶面,外高内低,四方共筑水道12个,并周砌女墙卫护。北仓顶正中有朱文公祠。仓外又筑外城,面积为277.33×192.81平方米,城墙高7.70米,西有城门,东开小门,可谓城中有城,别具风格。原为朝邑县十二景观之一。

  
  一
  
  丰图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阎敬铭倡议修建,历时四年建成,于光绪九年(1886)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存粮。当时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200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从建仓规模,还是从储粮历史,或者是从古仓今用方面讲。都无愧于“天下第一仓”的称号。
  
  原国内贸易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在1997年6月考察丰图义仓后指出:“丰图义仓是我国古代粮仓至现在唯一还在使用的粮仓,它无论是在储粮功能还是在旅游、军事、古代粮仓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都是最具代表性的”。该仓建造在关中平原东部黄河岸边老崖上,地处黄河、洛河、渭河金三角地区。东接黄河滩万顷良田。西连八百里秦川。北与岱祠岑楼(宋)、金龙高塔(唐)遥相呼应。南临五岳之一华山。所处地势高峻险要、通风干燥,四周风景美丽如画。的确是集储存粮食、军事要塞、观光圣地为一体的绝佳境地。
  
  丰图义仓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以砖结构为主的窑群式仓城,外观酷似一座古城。仓库建于仓城墙体之内,环内城一周排列窑洞58面,每窑可储粮90吨。共可储粮5200吨。仓城外又围有土筑寨墙,墙外有城壕。仓寨占地4.5万平方米。北仓城上中部建有仓楼一座,为紫阳仓祖朱文公祠。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清光绪年间所建。
  
  丰图义仓是一座以储粮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又具有坚固的安全防御系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具有防御性质的军事建筑。在利用地形和仓城建筑设计方面,确有许多独到之处:将仓置于城墙墙体之中是仓库建筑上的创新,既利用了城墙墙体的厚实,便于恒定粮温,又节约了建筑材料。丰图义仓的高厚寨墙在保证储存粮食安全的同时,又理所当然的成为地处该仓东面崖下朝邑城的卫城。因为其北与东岳庙相对,共同扼守南、北两个寨子之间的历史著名驿道----“朝坂古道”。体现了储粮和安全防御的双重功能。就这一点而言,在我国古代粮仓建筑史上,确是综合功能利用较好的典型建筑之一。
  
  丰图义仓的完好保存和继续储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仓政、仓储历史、仓储文化、粮仓建筑艺术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同时对研究封建社会后期关中东部的经济发展、军事攻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岁月流转,沧桑巨变。丰图义仓自1885年竣工至今,历经一百多年风风雨雨和战火洗礼的考验,仍然保存完好,雄风长存。并一直储藏着粮食,有意义的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为民储粮,安定一方的保障作用。对当地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丰图义仓志记载:“回忆辛丑赈济,全活无算,无不归功斯仓”。足见该仓不论是在清朝晚期,还是民国时期,都在储存粮食和解决粮食危机,救助灾民于水火方面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特别是在支援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保障军需的重要作用。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