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景点介绍>>正文

武功后稷教稼台

2009-6-22 15:43:39  来源:武功县人民政府网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教稼台为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历史遗迹,位于武功县武功镇东门外,是全国唯一的一处古农业名胜,被列为关中四大名台之首。
    教稼台位于本县武功镇东门外漆水之滨,相传为后稷向人们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原为一矩形土心砖砌平台,下大上小,呈覆斗状,中有洞门,为来往车马行人必经之路。洞门东口上有宽约1米、长约2米的石刻,其文日:“教稼名区”。上款为“道光五年(1825)正月重修”,下款“知武功县事邓兆桐立”,西口上为“教稼台”。此台代有修葺,清雍正元年(1723)知县杭云龙、清道光五年(1825)知县邓兆桐、民国25年(1936)县长钱范宇曾三次重修。1970年,由于“文化大革命”中破坏,教稼台已荡然无存。1987年,耆宿发起倡议,士、农、工、商,尤其中央、省属杨陵农业科研单位踊跃筹资4万余元,于1988年秋施工,次年春主体落成。教稼台重立于旧址,形体依旧,仍呈覆斗形,高12米,周长24米,台周围确定了保护范围,占有面积2500余平方米。遂立标识,设门楣,建起砖围墙,1988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机构,教稼台巍峨矗立于距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公里处的武功镇。教稼台为覆斗形,同古代粮食量具极为相似,台高9米,每边长12米,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辟四门洞,互相联通,寓意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台体四周护栏桩数恰好为24级,隐含24节气;前台阶分别为五级和六级,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古今名人钱范宇、刘暲昆、于右任、王任重、屈武、周尧、赵宏章等诗词、联语、手迹,刻写的碑、碣镶嵌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农科分院、武功科研中心等单位的《简介》立于台前。教稼台四周垂柳依依、翠柏常青、花繁叶茂、争奇斗艳。若遇天气晴朗,游人登台览胜,长川曲幽、漆水映带、田野碧绿、白云蓝天、太白屏南、梁山拢北,一切自然美景尽收眼底。 被咸阳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功后稷教稼台为“武功八景”之一,并载入《中国名胜古迹大辞典》。
    联系人:赵惠 电话:13891063828
    参观时间:8:30——17:00
    交通:武功县城乘坐12路公交车。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