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元旦 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日,旧称“元且”,民国时始称“春节”,俗谓“过年”。春节是人们最隆重的节日,尤其是农村更为重视。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以后,农村一般停止农活,机关、学校开始放假,外省、地的学生、工人、干部备办年货,准备返回故乡和家人团圆,欢度年节。家家户户备些猪肉、羊肉、鸡鱼和蔬菜,打扫院落,裱糊顶棚,粉刷墙壁。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贴对联、门画、房内贴年画,穿新衣给亲友送年画、贺年片,给烈军属拜年。是晚,称为“除夕”,意在除旧迎新,包饺子、馄饨,庆贺丰收和团圆。现时人们在除夕之夜看电视、食糖果,合家聚集,待新年钟声敲响后(零时),鸣放鞭炮,欢度佳节。正月初一,全家老小起得很早,穿新衣、戴新帽,鸣放鞭炮,祝贺新的一年开始。旧时在鞭炮声中祭神拜祖。天明,家家吃饺子或馄饨,谓团圆年饭。饭后,晚辈给长辈作揖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以示关怀。合家礼毕。然后进行村拜,无论亲属,皆上门拜年,致以新年问候。新中国建立后,焚香敬神、磕头作揖之习均已废除。正月初二开始走亲戚,看朋友互送礼物,俗称“拜年”或“走亲戚”。“元旦”是公历的元月一日。又称“过阳历年”。农村一般不过此节,只是机关、学校、厂矿按国家规定休假一天。门上贴对联,开年终茶话会。总结一年的工作,表彰先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