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明朝万历年间,西域(今甘肃以西)遭了旱灾,一连三年颗粒未收。老百姓卖儿鬻女,啼饥号寒,有的甚至易子而食。西域大地,哀鸿遍野,饿殍如山,一片凄凉。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惊,人心浮动。为稳定局势,安抚民心,皇帝钦令老臣世始王火速到西域赈救饥民。世始王年过半百,德高望重,接到圣旨,日夜兼程,速做准备。千辆运粮大车已装好,随行兵马也已点齐。不料世始王因日夜劳累,突然得了重病,装满皇粮的车队因此迟迟上不了路。世始王心急如焚:向皇上奏本另换人吧,又怕抗旨不尊,皇帝疑心;但延误了赈期,按律是要杀头的。世始王进退维谷,左右为难,却想不出个良策来。这一急,世始王的病更加沉重。正在这火烧眉毛之际,忽有门子床前来报:“王爷,门外有一公子求见。”世始王心烦说:“不见,不见。”门子说:“公子说有要事,非见不可。”世始王想:公子急于求见,莫非为赈济之事。病急乱投医,也顾不了许多,连忙请进。世始王一见这公子,气宇轩昂,彬彬有礼,进门叩礼毕,说:“耳闻伯父重病在身,正为赈济之事为难。侄辈虽有满腹经纶,但因奸佞当道,屡试不第,空有报国之志。为救西域万民于水火之中,晚辈不才,愿替伯父前往,即使粉身碎骨,也死而无憾。”这公子不是别人,正是世始王的一位同窗好友的儿子。世始王看他言恳词切,一片赤诚,十分感动,本想向朝廷推荐,又怕圣上疑心自己借口逃责,趁机搪塞。况且赈救饥民,事关国家安危,责任重大,不容刻缓。自己重病在身,西域千里,雪雨风霜,又恐难以从心。公子正当血气方刚之时,只要能早日解救饥民,自己死也甘心。主意已定,世始王便把圣旨、官印一齐交给公子。公子接令,整装行令,连夜出发。
运粮大军在公子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日夜兼程,直奔西域而来。一路之上,忍饥挨饿,风餐露宿,风霜雪雨,辛苦自不必说。
在一天,正当运粮大军西行之际,忽然有一群难民围了上来,跪在马前,要公子为他伸冤。公子心急,不预理睬,但灾民们越来越多,黑鸦鸦跪了一大片。公子无奈,只好下马问明情由。原来灾民们状告一位叫王连的地方官,仗着姨娘为皇后,克扣皇粮,欺压百姓,强占民女,霸占田产,弄得百姓雪上加霜,活不下去。听说世始王西域放粮,路过此处,才结伙成群拦马告状。公子看过状子,十分恼怒,决心除此恶徒为百姓伸冤,稳定人心。王连见势不妙,暗地派人送来银两。公子断然拒绝,将王连押往刑场,立即处决。王连临刑时说:“我只说这儿山高皇帝远,除过王连就是天。即使告到三宫六院也不怕,没料到偏偏告到世始王手里,真乃天绝我也!”
斩了王连,公子顺利地完成了西域赈灾的使命,火速返回朝廷复命。一天行至北草地,天色已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公子只好在一寺庙借宿。不料夜深人静之时,一个和尚窜进寺庙,刺死了公子。这和尚是朝廷一名武官,因贪污受贿被世始王告发,通辑查办。这位武官匆匆离开京城,隐姓埋名,一直畏罪潜逃在乡间,后无着落才当了和尚。但对世始王始终耿耿于怀,伺机报仇。他听说世始王放粮路过这里,借宿庙内,便下了毒手。噩耗传来,世始王悲痛不已,便将真情奏明皇上。皇上褒奖世始王举贤任能,官进三级,并为公子加爵进级,厚葬故里——流曲镇大岗村。
为了纪念这位救国爱民的公子,从此以后,人们又把大岗村称“大(代)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