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元明清至如今,官方文件及各类词典,都把“邽”字音作gui(归),而当地民间却依然我行我素把“邽”字读作ji(吉)音,不知“邽”字读ji(吉)音原本是一段带泪的屈辱历史。
荀子有言:“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为之宜,异于约则为之不宜。”文化革命后期,为达到音字统一,根据“邽”字的民间发音,选定“吉”字。一为音字同一,二也算讨个吉利,地名下邽这才正式改写为下吉。真理最终还是向习俗低下了高贵的头,下邽古县从此成为一段尘封的遥远历史。
据说,甘肃的上邽自古至今一直读音未变。他们当年为什么就不知为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避讳呢?窃以为也许是上邽地处偏远山区“天高皇帝远”皇权鞭长莫及的缘故吧,他们因祸得福避过了这一段历史弯路。而下邽地处京畿近郊、天子脚下,岂敢有些许冒犯!“西安自古帝王都”,在我们自豪于历史上我们曾经为京郊近地之际,这下邽地名的写法及读音的变迁,该算作我们地处古京城近郊遗留下来的一点小小遗憾吧。同时它也必将成为后人研究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独裁专制时一段无法抹去的历史佐证。